资源定价权与商品低波

成文:2024年5月20日

商品走势回顾

24年来的商品走势:

  1. 南华贵金属指数: 1015.33 (+25.34%)
  2. 南华有色指数: 1871.50 (+19.83%)
  3. 南华商品指数: 2763.94 (+8.36%)
  4. 南华金属指数: 7217.78 (+6.82%)
  5. 南华工业品指数: 4296.31 (+5.98%)
  6. 南华能化指数: 2073.37 (+4.78%)
  7. 南华农产品指数: 1097.32 (+3.45%)
  8. 南华黑色指数: 3151.93 (-7.36%)

贵金属和有色已经显著强于能化、农产、黑色指数。

从波动率上看,贵金属和有色板块的波动明显上升,而能化指数的波动持续降低,能源似乎有这极高的共识。也是受能化拖累整个南华商品指数的波动率并未明显上升。

CTA 表现回顾

从3月22号发布CTA低波观点后继续看,整个CTA策略在四月并未获得很好的收益。根本跑不赢指数。

市场出现了涨指数不涨策略的现象,多空出现严重的负超额。

现象上是这一轮有色和黑色的强弱关系极其不稳定,而能化低波导致截面仓位很难重仓到有色产品上。

有色上涨的影响

这一轮有色产品上涨带来的什么?

(1)商品到达高位,很难继续大幅度冲高,容易高位震荡。低波环境继续。

(2)有色带来了中国企业的高成本与低利润率,因为中国上游定价权有限,下游依靠出口也因为产能过剩在打价格战,且国内消费并没有起来,所以只会继续压缩利润率。企业没有钱,只能减少研发支出,继续在低端产品卷。进入一个无穷尽的负反馈循环。

(3)中国唯一有影响力的资源品定价是在黑色,但是也是需求定价,而不是供给定价。不掌握供给端,只能被动接受价格上涨,而不能对价格下跌定价。

中国企业失去有色定价权,有色定价只会是更多的海外叙事,而这种消息会带来更多的跳开环境(因为很多消息积压在外盘),严重影响趋势流畅性。

周期共振?

今年商品另一个机会就是中国与美国补库周期的共振,或者复苏环境共振。但是这些机会现在也在不断的减少,极有可能共振要拖到25年。

降息周期

目前看,美国最乐观也是在24年9月开始降息,一开始降息也不会太大。而中国什么时候跟降息呢,至少美国经历过大幅度降息之后,而不会立刻跟随。原因如下:

(1)人民币贬值压力,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利润率,对于中国这个依旧靠外需来增长来说,这个是很难接受的,因为上游成本涨价、下游收入减少会大幅度缩减企业活力。

所以现在黄金计算的隐含汇率已经贬值了很多,但是再按人民币依旧维持7.2。

库存周期

中国企业没有利润,很难补库。所以即使美国开始补库,中国的补库速度也会慢一点。而且,现在的原材料库存并不低。

基差率一直在一个升水状态,大家并不愿意持有过多的现货

但是有色的库存并没有开启去库趋势。降都没降完,何来补库呢?

总结

低波+海外宏观扰动,量化策略仍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。表现只会严重分化,且普遍不容易赚钱。

主观很难把握这一波,因为面临的基本面并不是熟悉的环境,充满了预期与想象。

套利存在很大的尾部风险,黑天鹅事件可能不断发生。

无脑做多商品上行的beta,或许是比赚alpha更容易的事情。